前往主要內容
俄烏戰爭 牽動世界變局

2022年2月底,俄烏戰爭爆發,地緣政治衝突升溫及物資供需失衡,橫掃全球經濟復甦前景。世局惡劣如陷骨牌效應,其因值得深思。為此,工商時報推出「俄烏戰爭牽動世界變局」專題,從全球化裂解等三大面向,與讀者共同探討戰火綿延至今的七個多月,我們付出的高昂代價。

新冷戰序幕曲 引出暴風驟雨的這場戰爭

在東西方文明的十字路口,烏克蘭的歷史始終擺脫不了地理牽制的宿命,其國歌的開頭唱著「烏克蘭尚未滅亡」,這是19世紀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的心聲,更是這段歷史的見證。僅管這場俄烏戰爭只是歷史長河片段,卻是人類進入全球化的互聯互通時代後,一場對世界經濟衝擊最大的戰爭…詳全文

全球地緣政治地圖

打開世界地圖,俄烏戰爭的爆發像是漩渦般加速世局惡化,某種程度上像是預言一場新的世界大戰。

俄烏戰爭區域

1.俄烏戰爭區域

2022年2月24日俄國以「 特別軍事行動」為名對烏克蘭發動攻擊。根據聯合國數據,不到兩周,躲避戰亂的烏國難民人數就超過200萬…相關報導

NATO北約東擴觸發戰火

2.NATO北約東擴觸發戰火

2022年2月24日俄國以「 俄烏戰爭期間,北約第六次東擴,芬蘭、瑞典申請加入北約。澤倫斯基也在普丁宣布併吞盧甘斯克、頓內茨克、札波羅熱及赫爾松領土後,宣布烏克蘭申請加入北約…相關報導

IPEF印太架構圍堵中國

3.IPEF印太架構圍堵中國

2022年2月24日俄國以「 美國除積極介入NATO,更成立13國結盟的IPEF圍堵中國。(中國一帶一路,鏈結東南亞、中亞、中東、非洲及中南美國家。)…相關報導

Chip4晶片聯盟劍指中國

4.Chip4晶片聯盟劍指中國

以美國為首,由日、韓、台共同組成的半導體四方聯盟,目標是對抗中國…相關報導

全球停滯性通膨風險升高

5.全球停滯性通膨風險升高

俄烏戰爭拉高全球停滯性通膨壓力及風險,Fed及各國央行採取的抗通膨措施更形同雪上加霜…相關報導

歐洲能源供應雪上加霜

6.歐洲能源供應雪上加霜

俄國為反制西方國家制裁削減天然氣供應量,導致歐洲陷入能源危機…相關報導

戰火致受困糧缺人口大增

7.戰火致受困糧缺人口大增

俄烏戰爭危及糧食安全,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曾警告,多達3.23億人走向飢餓,並可能導致非洲發生饑荒…相關報導

國際貨幣基金(IMF)7月26日再度調降全球經濟成長預測

IMF經濟成長預測(%)
地區/國家 2021年 2022年 2023年(估)
全球 6.1 3.2 2.9
美國 5.7 2.3 1
歐元區 5.4 2.6 1.2
德國 2.9 1.2 0.8
英國 7.4 3.2 0.5
日本 1.7 1.7 1.7
中國 8.1 3.3 4.6
俄羅斯 4.7 -6 -3.5
烏克蘭 3.2 -35 5-6

註:1.白宮於8月下旬預測美國全年經濟成長下調至1.4%
註:2.野村及高盛8月中旬預測中國全年經濟成長下調至3%以下
資料來源:IMF、NBU(烏克蘭國家銀行)

全球化裂解

在俄烏戰爭後,G2自貿易戰、科技戰一路綿延、各自結盟的壁壘愈來愈分明,有分析指出,這意味著「地球不再是一個地球」,且在「集團式的全球化」成型後,人類社會共同應對危機的能力,將大為削弱。

2022年俄烏戰爭大事紀(至9月末)

2/24

俄羅斯正式對烏克蘭展開軍事行動,多支部隊由俄國和白俄羅斯越過邊界攻入,南邊的一路則由黑海和亞速海登陸,北、東、南三路並進。

3/2

美國總統拜登發表談話,宣示擁有「自由將永遠戰勝暴政」的堅定決心。普丁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中「嚴重失算」。

3/8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持續13天,法國總統馬克宏、德國總理蕭茲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視頻峰會。

3/15

基輔市長克利奇科宣佈,基輔將實行35小時宵禁,他警告說,「今天是困難、危險的時刻。」

3/29

俄羅斯和烏克蘭代表團抵達伊斯坦堡,進行兩周多以來的首次面對面會談,和談取得進展的希望渺茫。

4/22

數百名烏克蘭士兵仍在馬里烏波爾的亞速鋼鐵廠(Azovstal)內抵抗,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向世界各國財長表示,烏克蘭要從戰爭中恢復將需要「數千億美元」。

4/24

俄羅斯向烏克蘭發動全面入侵,烏克蘭稱已遭遇導彈和空襲。稍早,俄羅斯總統普丁宣佈在位於烏克蘭的頓巴斯地區展開「軍事行動」。

5/16

澤倫斯基宣布馬里烏波爾的戰鬥任務結束,等同淪陷。

5/18

芬蘭、瑞典正式申請加入北約,為歐洲安全架構帶來重大改變。

5/23

基輔一處法院判俄羅斯21歲軍人希希馬林(Vadim Shishimarin)殺害烏國平民戰爭罪成立,處無期徒刑。

5/26

馬來西亞宣佈從6月開始削減肉雞出口,印度已禁止小麥出口,印尼也停止讓棕櫚油銷往海外。一位農業專家指出,所謂的「食物民族主義」恐將在亞洲興起,全球小麥價格上漲。

6/5

俄烏戰爭一百天,俄羅斯攻勢集中在烏克蘭東部。

6/26

在G7召開之際,烏克蘭首都基輔再次遭到至少14枚導彈襲擊,並發生大爆炸。

7/22

俄、烏兩國代表在土耳其伊斯坦堡,分別與土耳其、聯合國代表簽署《黑海倡議》,確保穀物運輸商船安全通過,尤其是烏克蘭的黑海三大港口敖德薩(Odesa)、切爾諾莫斯克(Chernomorsk)與猶日尼(Yuzhny)。協議有效期限120天,到期之後可續約。

8/24

8月24日是烏克蘭獨立紀念日。自俄羅斯2月24日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戰爭至今已滿六個月,並且沒有結束的跡象,僅有的外交突破是,允許烏克蘭再次通過黑海出口其穀物。此外,烏克蘭已經失去了對五分之一領土的控制權。

9/21

俄國總統普丁21日宣布局部動員令,警告將會以核武保衛俄羅斯領土。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受訪時表示,如果俄羅斯跨越這條線,美國會果斷回應。另有美媒指出,若普丁先動用核武,拜登將發動「斬首行動」(decapitation strike)。

9/23

俄羅斯武裝警衛在烏克蘭的4個占領區中舉行「入俄公投」,27日公投結束,4區同意率分別為頓內茨克99.23%、盧甘斯克98.42%、札波羅熱93.11%、赫爾松87.05%,烏克蘭和西方譴責為非法投票。

整理:數位編輯 資料來源:綜合外電報導

自由貿易精神不復存在 對全球產生重大傷害

俄烏戰爭在2022年2月24日爆發,這場戰爭拖累尚未完全自新冠疫情中走向復甦的全球經濟,更壯大全球化裂解的負面能量,推升地緣衝突帶來的新變數。這場戰爭凸顯出全球局勢的潛在風險…詳全文

▲ 在馬德里舉行的北約峰會期間,拜登(中)會見了韓國總統尹錫悅(左)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右)。圖/美聯社
▲ 在馬德里舉行的北約峰會期間,拜登(中)會見了韓國總統尹錫悅(左)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右)。圖/美聯社

CPTPP成員不想選邊站 兩岸申請案恐雙雙卡關

針對俄烏戰爭後地緣衝突升溫,是否影響台灣參與「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進程?因日澳有意拉開與中國之間的關係,中國的CPTPP申請案看來並不樂觀…詳全文

▲ 圖為 CPTPP於2019年1月於東京舉行時現場照。圖/美聯社
▲ 圖為 CPTPP於2019年1月於東京舉行時現場照。圖/美聯社

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洗牌 中國製造PK東南亞製造

在地緣政治變化之下,直接刺激科技業的短鏈效應成形,IT產業首當其衝,紛紛赴東南亞布局、以提高供應鏈生產彈性。在風險管控思維之下,必須要策略性地把生產分散到台灣和越南…詳全文

▲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與民主黨同僚,鼓勵更多半導體公司在美國建立晶片工廠。圖/美聯社
▲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與民主黨同僚,鼓勵更多半導體公司在美國建立晶片工廠。圖/美聯社

經濟停滯性通膨

新冠疫情與俄烏戰爭凸顯全球陷入停滯性通膨的困境,在這場以經濟成長停滯與物價飆漲為主軸的經濟風暴中,各國政府與央行能否見微知著,透過政策補貼與利率調節,減緩通膨對產業與人民的經濟衝擊,度過這場以舉國經濟為賭注的殘酷賽局,正考驗著執政者的決策智慧。

三面向形成完美風暴
全球瀕臨停滯性通膨局面

全球正遭遇經濟成長大幅放緩與通膨急速飆漲兩大衝擊,加上各國央行先前為了因應疫情實施量化寬鬆(QE)政策的影響,這三大因素形成完美風暴,令各界擔憂全球面臨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危機,恐怕難以全身而退…詳全文


能源糧食供需雙失速
俄烏戰爭破壞力超過新冠

俄烏戰爭已持續逾半年,其破壞性影響已從東歐擴散至全球,能源與糧食價格因供需失衡而大漲,引發嚴重通膨問題,對全球經濟影響程度甚至超過新冠疫情…詳全文


Fed快速升息外溢全球
全面轉鷹恐犧牲經濟成長

聯準會(Fed)在2020年美國疫情最嚴峻時急速降息,將利率大砍至逼近零的水準,全力支撐經濟。解封後強勁的需求刺激物價不斷飆高,今年3月聯準會開始緊縮貨幣。隨著央行遏止通膨的決心日益堅定,近期暗示今年底利率將升至…詳全文


俄烏衝突受創面擴大
上中下游產業後市埋風險

受俄烏戰爭與大陸疫情封控影響,全球受創的不止是科技業。下游用鋼產業曾出現恐慌性增補庫存,掀起一波鋼價急漲風,但5月起隨著俄烏戰事緩和,歐美需求與訂單急凍…詳全文

倒行逆施的惡果

國際干戈撕裂的不只是地球村的理想,硝煙觸發的糧食、能源危機,及大自然反撲形成的極端氣候,造成骨牌效應帶來強烈衝擊;豐衣足食的桃花源愈來愈遠,甫從新冠疫災倖存的人類迎來更大的生存難關。

歐洲難敵能源短缺 重啟燃煤全球減排目標受創

今年初俄烏戰爭爆發後歐美制裁俄羅斯油氣,造成天然氣供應短缺,入夏後熱浪一波接一波又使電力需求暴增,迫使各國增加燃煤、天然氣與核能發電,全球對抗氣候變遷的減排目標正面臨艱難考驗…詳全文

▲ 美國西部各州9月時出現有史以來時間最久的高溫時期。圖/美聯社
▲ 美國西部各州9月時出現有史以來時間最久的高溫時期。圖/美聯社

如影隨形的飢荒危機 聯合國多年努力付之一炬

2015年,聯合國啟動17項永續發展目標,其中一項方針是在2030年前,確保世界上所有人全年都有安全、營養且足夠的糧食,並消除所有形式的營養不良。著眼當下,15年已過大半,我們是否逐步接近著這令人敬畏的目標?…詳全文

糧食安全、政治穩定與價格上漲關係。圖/工商時報

新冠病毒+俄烏戰爭+極端氣候 致骨牌效應失速惡化

康乃爾大學應用經濟學和管理學教授巴雷特 (Christopher Barrett) 曾在2022年3月發表文章指出,在俄羅斯入侵之下產生重大傷亡的,將是那些已經在懸崖邊搖搖欲墜的人,不僅僅是烏克蘭人,也有可能是是葉門、敘利亞、奈及利亞人…詳全文

2021年全球受飢餓影響人口。圖/工商時報

專題製作採訪:

  • 編輯部/鄭勝得、顏嘉南、蕭麗君、鍾志恆、陳穎芃、林憲祥、曾仁凱、科技組
  • 數位創新部/梅中和、陳衣怜、戴瑋庭、郭妤、呂佳恩
  • 網站企劃/徐菁穗、吳心怡
  • 美術設計/華鈞嫺、王璿靜、林維鈞
  • 專題監製/賀靜萍、連文川
返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