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獨居、租不到 銀髮族居住正義迫在眉睫

內政部、國營事業、民間企業開始投入高齡宅,但銀髮友善住宅不只環境,更應伴隨服務...

2024.3.29 / 呂雪彗、方明 專題報導

老了,哪裡是我舒適的家?

2025年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一種適合長者居住的高齡者服務型住宅,近年因應高齡化社會來臨,如雨後春筍般誕生,內政部和國營事業的台糖紛紛加入高齡宅市場,內政部要在北市信義區兒福A1公辦都更案帶頭示範服務型高齡住宅,讓長者住得快樂、安心享受晚年人生。

近8年獨居老人住宅統計

依據內政部最新統計,112年6月底「僅老年人口居住宅數」,亦即全為65歲以上老人住宅數達71.56萬宅,比起10年前37.51萬宅,成長幾近2倍。其中僅1名老人獨居宅數為54.25萬宅,和103年同期的26.22萬宅比,十年也翻轉倍增,而獨居宅數其佔「僅65歲以上老年人口宅數」(無65歲以下人口)比例,更高達約76%,獨居老人眾多,儼然社會的不定時炸彈。

獨居隱藏風險高 社會不定時炸彈

金華社區以養生村的概念建構國際高齡友善社區。圖/本報資料照片
金華社區以養生村的概念建構國際高齡友善社區。圖/本報資料照片

在這冰冷數字的背後,潛藏諸多隱憂。隨著高齡長者年紀漸長,社交活動減少,自理能力退化,無人在家照看容易跌倒,或發生老人失智、失能,甚至被子女及社會嫌棄等憾事。縣市獨居老人宅數愈多,代表那個縣市的老化程度愈高,超高齡社會來臨後,「老有所居」這一塊,是超高齡社會來臨,政府不得不正視的課題,重要性絕不下於對青年世代的關注。

新故鄉動員令─嘉義縣阿里山青年大使除持續推動阿里山森鐵列世界遺產,也把青年力量注入高齡化村落。圖/本報資料照片
新故鄉動員令─嘉義縣阿里山青年大使除持續推動阿里山森鐵列世界遺產,也把青年力量注入高齡化村落。圖/本報資料照片

台灣變老了,老人愈來愈多,近年各建商或財團興起一股打造「高齡宅」、「樂齡宅」等潮流。民間興建高齡宅包括日勝生樂陶居、合勤共生宅、俊傑館全齡養生宅等,去(112)年更是市場爆發年,包括聲寶橘青春、台糖銀髮住宅、台灣房屋的亞洲健康智慧園區,及內政部信義區兒福A1公辦都更案等。這是台灣第一次,跨領域、跨業別同時都加入一個新戰場,高齡宅將應運而生。

養生村「貴鬆鬆」 中產階級卻步

但民間興建「養生村」或長照機構,許多都要金字塔頂端才住得起或買得起,一般中產階層聞價格望之卻步。內政部政次花敬群坦言,超高齡社會迫在眼前,政府除了正視年輕世代住宅政策外,銀髮的居住正義也成了不可忽視的族群。

衛福部長薛瑞元受訪時提出高齡社會的概念:「銀髮友善住宅,是未來最大的內需市場。」他說,台灣有很多老人被困在沒有電梯的公寓,出入不便會減少社會參與,退化也更快;銀髮友善住宅不是只有環境,還要伴隨很多服務,這樣的銀髮住宅應以租賃為主,而不是買斷。

住在養生村的老人家在交誼廳內下跳棋。圖/本報資料照片
住在養生村的老人家在交誼廳內下跳棋。圖/本報資料照片

高齡服務型住宅標榜的功能,不只是「住」,更重要是提供「服務」,可提供長者生活支持的協助,有助健康促進、預防失智失能,以及過快樂晚年生活等積極面的意義。

銀髮友善住宅 要提供客製化服務

「現在正在找業者研商,找出高齡服務型住宅的商業模式」,花敬群說,市場樣態琳瑯滿目,但什麼叫做銀髮友善住宅?目前產業界也在做,到底要提供什麼樣的服務?怎麼收費?收費方式包括標準服務,要附加在管理費或租金,還有「個別式服務」須額外加價。「不能全是養生村的概念,它就是”家“。」現在市場大家還在摸索,經營模式不一。

另一種模式是老人住家裡,在社區興建一個銀髮友善服務站,老人需要的服務可以付費提供,例如老人送餐、洗衣、整理住家,陪病看醫等,需要服務的就加入會員,但這種模式,花敬群說,尚未有實際案例。

內政部在台北信義區兒福A1基地的公辦都更案,由台中順天建設得標,分回房舍要變身為銀髮住宅,採出租方式,提供65歲以上長者優先入住,順天負責經營,擬提供免費健檢服務、文化藝術活動、高齡友善活動;並結合北市府導入高齡日照中心、住宿型長照中心及區民活動中心等多項公益設施。花敬群說,希望創造出可行的示範性model,和社服系統共同提供醫療服務,有固定服務也有加價服務,讓民間可以複製。

高齡化走在台灣之前的日本,自2001年即頒布《高齡者住宅法》,打造銀髮族安心居住環境,鼓勵附服務高齡者住宅興建。台灣需要仿效立法嗎?花敬群說,高齡友善住宅提供服務的經營模式,本來就可以做,不需另外立法,等到找出成功商業經營模式或百花齊放後,若有不足再評估立法必要。

長者租屋 易有年齡歧視

此外,「老有所居」課題中,一直存在的另一個問題是「長者租屋大不易」。正因為年齡歧視,很多房東不願提供房子給55歲或60歲以上的年長者,擔心萬一老人生病死亡,會變「凶宅」,或收入不穩繳不出房租。

據房仲業者統計,老人入住後會帶給房東麻煩的比例是57.3%。這些麻煩指的是,隨著年紀退化,行動不便,會開始把廚餘和垃圾積在家裡二、三周,如果沒有請人打掃,整個公寓或房東屋子,不就臭氣薰天。還有一個社會的刻板印象就是,不認識的人會覺得,年紀這麼大為何還買不起房子?一定財務有問題,後面可能會欠租金,或有人來討債之類,房東就不想出租。這種想法,反映現實社會中,對於老年人不友善態度。

面對老人租屋問題,不該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房仲認為,每個老人情況不同,有的老人家庭條件良好,有的可能真的需要更多幫助。社會應該提供更多支持,例如政府可以出台相關政策,鼓勵房東租給老人提供租稅減免;也可設立專門的老人租房服務機構,幫助他們找到合適居住環境。

至於社會住宅能否提撥一定比例給高齡者?花敬群認為,社宅量源有限,不適合也不應訂一定比例,否則大家都會比可憐,身障、低收入戶、青年等弱勢都會去搶就擺不平。國外也沒這種做法,政府社宅及包租代管沒有年齡歧視,弱勢中籤率會比一般戶略高。

政府租屋政策 補強協助、關懷機制

假設房東擔心高齡者沒有人照顧,或負擔能力可能有問題,政府應在社福系統或建立協助機制讓房東放心。花敬群透露,今年租屋政策會補強這一塊,內政部和住都中心會針對所有弱勢者規劃推出服務系統,例如陪同看屋、社服資源引介,或高齡關懷探視,讓房東放心把房子租給高齡者。

內政部也推出「長者換宅政策」,主要考量高齡者住在沒有電梯的公寓3樓以上不方便,他可把自己房子做「包租代管」,由政府交換有電梯的包租代管或社宅讓他住,惟概念立意良善,但成功案例不多,因為長者絕大多數寧願爬樓梯辛苦一點,就是「捨不得自己的窩」。

返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