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幫台灣社會撐起一面老年人資產的保護傘

資產保全、分散風險都是老後財富管理的重點,而自益信託則是其中一項利器

2024.3.29 / 林家嫻、方明 專題報導

「原本興高采烈的奔赴客戶家中,不料一腳踏入客廳後,迎來如此尷尬的場面。」當談到經手老齡者信託業務時,有什麼事情印象最深刻時,永豐銀行信託處資深協理林麗真這麼說著。這是一位永豐銀的客戶,因相當認同以透過信託的設計,作為照護家中年邁父母的方式,銀行也量身訂做最適合的內容,但林麗真在約好的當日上門跑程序時,感受到的眼光中沒有太多的善意,持反對意見的其他家人正吵得不可開交。

長年經手老齡信託業務的林麗真受訪時說,類似的事件反覆出現,一開始挫折感相當大,倒不是對於就要到手的業務功敗垂成,覺得遺憾,而是發現國人對於信託不僅缺乏知識,還有相當大的誤解,「明明是維護老人資產的最好方式,卻被懷疑成推銷商品賺取手續費」。

信託觀念 應向下扎根

幾番思索後她換了個心境,從台灣的信託金融教育需要再加強出發,一方面提醒年輕同仁,要用最大的熱忱推廣信託概念,同時也和同仁們各個縣市到處跑,並前進校園與清大、興大、政大等多所大學辦講座,為的就是把信託的觀念向下扎根。

台灣逐步邁入老齡化社會,老本不夠啃、退休就變窮,唯有及早開始、投資規律且持之以恆的運作,才能看到「複利」的威力。圖為宜蘭縣五結鄉二結社區哈哈樂團隊的阿公阿嬤們載歌載舞。圖/本報資料照片
台灣逐步邁入老齡化社會,老本不夠啃、退休就變窮,唯有及早開始、投資規律且持之以恆的運作,才能看到「複利」的威力。圖為宜蘭縣五結鄉二結社區哈哈樂團隊的阿公阿嬤們載歌載舞。圖/本報資料照片

根據國發會預估,台灣在2025年就要進入超高齡社會,意即65歲以上將占總人口20%,加上少子化狀況愈趨嚴重,勞保勞退保障不僅不足,還三天兩頭就傳出即將破產,如何安頓好晚年的生活,已成為現代社為每個人都不能忽視的議題。

先照顧自己 再兼顧關愛他人

她表示,在設計老年人的財產計畫時,報酬的重要性先擺在後面,首先要做好的是資產保全,其次是風險的分散,而且要盡可能的照顧到各種面向,即涵蓋到各種不同情境、以最大程度的努力進行「量身訂做」,高強度的維護資產安全的信託商品就能脫穎而出。由於政府積極鼓勵,業者也願意推廣。她以安養信託為例表示,觀念就是財產管理配置、傳承規劃兩大特點,並可以彈性的運用手上的資產,簡單而言就是「活著自己用,死後可傳給下一代,且隨著時間推移,先實現照顧自己,再兼顧到關愛他人。

有待突破的是,許多人對信託的觀念,仍停留在「高資產族群專利」、「限制資金運用」的印象中,把資產交付後的未知令人感到懼怕,為了減少分歧,不但銀行要與民眾持續的溝通觀念,家人間的意見交換也相當的重要。

都更案控制金流 可考慮結合自益信託

以辦理都更案件起家的山岳開發建設公司總經理林晨也說,都更案的屋主多數有點年齡,建案完成後,許多人希望能手上留點現金部位,甚至還有不少人興高采烈分到了房子,才發現不僅有契稅、房屋稅等各項稅目等著繳,新屋的管理費等支出更是按月收取,林林總總開銷相當大。林晨建議,都更宅或老宅不只用來住,這一大筆資產也一定要活用,銀行推出的「以房養老」是方式之一,都更案也開始思考採類似模式並結合養生村的概念來運營,至於如何控制好金流,與自益信託結合是可以考慮的作法。

安養信託自辦理以來累計業務量

年度 項目 信託規模
2019 受益人人數 25,766
信託財產本金 260
2020 受益人人數 33,620
信託財產本金 435
2021 受益人人數 56,370
信託財產本金 503
2022 受益人人數 83,037
信託財產本金 816
2023 受益人人數 154,536
信託財產本金 1,231
單位:受益人人數(人)/信託財產本金(新臺幣億元)

信託公會資料顯示,安養信託2023年底的受益人數為15.4萬人,累積信託本金1,231億元,首次突破了千億大關,繳出不錯的成績,但距離普及化還有長遠的路途要走。

自益做到他益 延續愛與財富

林麗真認為,為了消除歧見和誤解,銀行一定要主動向外走,去接觸各個慈善機構與外部團體,例如:自閉症協會、村里長辦公室,也和壽險公司的顧問們互動,為形形色色的案例提供解方,提供可以量身訂做的金融商品做參考。她強調,信託和金融商品的最大區別是,這是一個有溫度且人性化的產品,能根據每個人的需求與想法,發揮彈性,讓愛、意念與財富都延續下來,做到自益也做到他益,不會終結。

至於近年來不斷出現的詐騙案件,林麗真也心有戚戚焉。她表示曾經有客戶在整理家務時突然發現,母親的存款持續的變少,因問也問不出個所以然來,她直接向銀行訊問,經過釐清後,發現是碰上了詐騙集團,於是趕緊協助客戶為母親辦理安養信託,才得以保護資產。透過信託架構的適當安排,幫台灣社會撐起一面老年人資產的保護傘。

返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