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浪潮
全球加速碳中和低碳投資趨勢
因應全球氣候變遷,台灣2021年訂出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今年更將環保署升格為環境部,還成立碳權交易所,正式啟動碳費徵收及碳權交易機制,台灣也邁入排碳有價的時代。
國發會2022年12月28日發表「淨零轉型之階段目標及行動」,宣布將透過12項關鍵戰略技術,訂出2030年減碳量比2005年基礎年減少25%目標,並逐步降低能源依賴度,最終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碳的目標後,行政院開始推動淨零轉型……詳全文


新能源「氫」起 各國搶進布局「未來能源」
淨零碳排蔚為全球主流,各國致力尋找化石燃料之外的最佳解答,國際能源總署(IEA)更將之列為2050年淨零碳排不可或缺的要角,行政院2022年核定「12項關鍵戰略行動計畫」,氫能也名列其中,台灣與全球各國均馬不停蹄地搶進布局,氫能有什麼魅力?…詳全文

歐盟CBAM上路 台灣產業誰在海嘯第一排?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10月試行,據經濟部調查,台灣約有3,500家輸歐製造商及貿易商受到衝擊,如不趕快跟上,恐被踢除供應鏈名單。CBAM就竟是什麼?其重要性為何不容忽視?又將對台灣哪些產業帶來衝擊?…詳全文
Fed抗通膨
Fed貨幣政策 與全球債務危機

受美國聯準會(Fed)持續升息而表現疲弱的長天期債券,近日出現了反轉跡象,由於Fed在11月初的決策會議未再升息,也激勵美股三大指數在該周均大漲超過5%,創下一年來的單周最佳表現,而股債同步繳出亮眼成績之際,一直維持強勢的美元指數則翻轉向下。股匯債三大金融市場相互連動此消彼漲,影響經濟大環境的因素亦有所變動,國際金融市場的發展精彩可期,對來年市場的影響更應密切關注…詳全文

10月金融業隔拆利率 15年新高
中央銀行如預期按下升息「停止鍵」,第二、三季利率連二凍,但隨9月底延續至10月初的營所稅暫繳申報,加上國慶連假,國內資金需求仍旺盛,隔拆利率一度衝上0.737%的高位,全月加權平均利率續升至0.691%,續創下2009年1月以來、近14年10月新高水準…詳全文

去年以來美元強勢升值 主要貨幣匯率波動大
美國聯準會(Fed)去年啟動暴力升息,累計至今已升息11次、合計21碼(約525個基本點),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範圍維持在5.25%~5.5%,推動美元指數一路走強…詳全文
AI戰烽火起
AI新世紀大戰 供應鏈洗牌

華為8月突襲式發布Mate 60和Mate 60 Pro新機,因疑似採用中芯國際最先進7奈米晶片及相容5G網路,被指可能突破美國技術封鎖限制。美國商務部也隨即在10月17日公布晶片禁令2.0版……詳全文

美晶片禁令2.0來襲 台灣AI供應鏈地震
在美國以新禁令削弱中國晶片競爭力的同時,同時影響到輝達、超微和英特爾等晶片巨頭對中國的出口,連帶使台灣AI概念股包括台積電、廣達、緯穎等供應鏈將面臨新一波挑戰…詳全文
地緣衝突增
地緣政治升溫 高牆邊的黑天鵝
以巴爆發衝突以來並沒有速戰速決,持續的戰火令加薩地區平民死傷人數不斷上升,引發各地要求停火聲浪不斷,但外界當初對戰火擴大拖累全球政經局勢的憂慮,卻是逐步降溫,最受注目的油價甚至已急速拉回並低於衝突前水準。
衝突之初,外界評估有三種可能的狀況。首先,以巴戰火侷限在加薩,對全球政經影響最小。其次是衝突擴散至鄰近黎巴嫩和敘利亞,這兩個背後有伊朗撐腰的地區,演變成代理人戰爭。最嚴重的是以伊直接交戰,而可能觸發全球經濟衰退……詳全文

中美新變局
中美選擇性脫鉤下 全球政經局勢

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1月15日在舊金山北加州費羅麗莊園舉行眾所矚目的「習拜會」,會談歷時約二個半小時,雙方就同意恢復軍事溝通、中國將嚴厲打擊芬太尼二項議題達成共識……詳全文
陸房企爆雷
房地產爆雷 中國經濟前景不明

自大陸民營房地產巨頭中國恒大爆發債務危機後,同是房市領先企業的碧桂園,一度被權威機構評定財務相對穩定。卻不料沒過多久,碧桂園也爆出債券利息無法如期兌付,這不僅是單一企業的問題,更顯示大陸房市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同樣「債台高築」,其規模更遠超過房地產,債務風險儼然當前大陸最嚴重的金融問題,要如何守穩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全球都在看……詳全文
新居住正義
房價居高不下 政府推居住正義
房價居高不下,引發民怨,今年政府連下兩道猛藥,透過《平均地權條例》及《囤房稅2.0》修法,直接讓房市交易急凍、房價止漲。
被稱為史上最重的打炒房政策《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今年1月三讀、7月1日上路,內容包括禁預售轉售、私法人購屋許可制、檢舉制度、解約申報及重罰炒作……詳全文


胡蘿蔔加大棒!央行信用管制、新青安房貸雙管齊下
為實現居住正義,一方面央行對建商出招,祭第五波選擇性信用管制,不讓信用資源過度流向不動產市場;另一方面,行政院對有購屋需求的青年伸手,推「新青安房貸」,要讓無殼蝸牛們也買得起家…詳全文
蛋荒引罵戰
史上最久蛋荒 民怨起

今年元月至三月間,台灣每日的蛋荒,一度衝至最高點約450萬顆,引起民怨沸騰不可以道里計。即便在今年中秋節前後,蛋荒問題仍然困擾消費者,市場預期,包括台灣在內,未來全球的蛋荒……詳全文
ETF超吸金
ETF扛大旗 台股新法人

台股ETF規模暴衝,護盤新勢力成形。過去股市不穩定時的最大穩盤力量是國安基金,在國人資金瘋湧入台股ETF、台股高股息ETF後,585萬名台股ETF投資人形成的「愛台灣」護盤大軍,資金規模已超過1.26兆元,尤其台股高股息ETF吸引大批投資人定期定額投資,螞蟻雄兵推高ETF規模後,基金持續買進ETF成份股,形成台股撐盤力道…詳全文

高息ETF猶如「新法人」 打造台股新秩序
國內投信今年掀起一波高息ETF投資潮,除老牌元大高股息(0056)外,國泰ESG永續高股息(00878)、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的規模及績效亦大放異彩…詳全文

國安基金出手12年零敗績 成股海明燈
由於2022年10月底台股急殺,最低點曾來到12629點,使國安基金護盤額度至今年(2023)初已超過545億元,超越2008年金融海嘯護盤金額542億元…詳全文
罷工潮來襲
全球罷工潮影響與就業問題

陸續上演的罷工問題,毫無疑問是2023年經濟的一大危機。美國底特律汽車城與好萊塢的罷工風暴,終於落幕;英國鐵路工會發起的30年來最大罷工行動,也隨著資方讓步劃下句點;但法國勞工繼抗議退休金改革後,又為了爭取加薪拒絕上工……詳全文
前瞻2024
專題製作採訪:
- 新聞內容/編輯部
- 專題製作/方明、陳彥綺、梅中和、曾宇平、李正傑、馬婉娟、薛明立、陳衣怜
- 視覺設計/彭俊達、華鈞嫺
- 專題監製/連文川
- 總編輯/賀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