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5年的變與不變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出席香港特首李家超的就職典禮,這是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習近平首度離開大陸出訪。有分析指出,這意味著香港局勢穩定了,北京將基於堅決維護香港長期繁榮發展,為新任特首送上大禮…詳全文
近25年影響香港資本市場重大事件
1997 ▶ 香港回歸
1998~2002年,香港平均經濟成長率僅2.3%,較九七年前五年的5.0%大幅縮減。
1999 - 2003 ▶ 失業攀高
香港物價CPI連4年呈下跌走勢,失業率一度攀高,2002年達7.3%。
2003 ▶ SARS爆發
‧ 香港SARS疫情重創經濟。
‧ 2003年大陸與香港簽署CEPA。
2007-2008 ▶ 香港股災
‧ 2007年8月下旬,港股直通車消息帶動下,恆生指數在10月30日創下31,958點新高,但同年11月4日突暫緩實施,恆指開始大跌。
‧ 2008年9至10月間,雷曼兄弟宣布破產後引發全球股災。
2015 ▶ 陸股崩盤
大陸官方以場外配資為主的槓桿操作盛行,喊出改革牛口號,引發大陸股災,對港股市場亦造成影響。
2018 ▶ 中美貿戰
美國前總統川普簽署備忘錄,根據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要求貿易代表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徵收關稅,掀起中美貿易戰。
2019 ▶ GDP衰退
‧ 2019年2月18日,大陸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港澳、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
‧ 2019年,香港GDP增速出現近10年來首次衰退,與全大陸各省市相比排名第16。
2020 ▶ 川普制裁
5月新國安法公布,川普7月簽署香港自治法,並簽署行政命令,終止香港優惠待遇。
2021 - 2022 ▶ 新冠爆發
‧ 2021年11月開始,大陸暫停螞蟻金服於上海、香港證交所掛牌,隨後頒布一系列關於互聯網公司「反壟斷」法案與線上小額貸款的限制。
‧ 新冠疫情2020年爆發,隔年重創香港經濟。
資料整理:工商時報

復甦的艱難
動態清零 壓垮外資信心
香港近年局勢風雲變幻,「港版國安法」上路與2022年初爆發第五波疫情,外資信心動搖、外資與人才有出走跡象,九七至今25年,香港璀璨與輝煌會褪色嗎?詳全文

自由港優勢
另闢蹊徑 捍衛金融中心地位
川普時代取消香港特殊貿易地位後,香港作為大陸與全球的重要金融門戶,且是中資公司上市籌集資金的最主要場所,資本市場優勢仍在,但地緣政治將成待觀察的隱憂…詳全文

香港貨幣政策的左右為難
香港的貨幣政策在中美對抗的當下顯得尷尬,實行聯繫匯率制度近40年後,未來一旦不與美元掛鉤未必是「經濟末日」,隨著人民幣向國際推展,不能完全排除與人民幣掛鉤的可能性…詳全文

受命於危難
新特首面臨的幾大挑戰
出身警界的香港新任特首李家超,甫上任即肩負振興香港經濟重任,第1季GDP衰退4%的現實數字,加上失業嚴重,市民對選舉失望、對制度不滿加諸於身,恐難與市民有「蜜月期」…詳全文

告別的年代
再見珍寶舫,再見老香港
一艘船翻覆,引起港人無限唏噓!象徵香港鼎盛時期的珍寶海鮮舫,不僅乘載無數香港人的回憶,更象徵港片的風雲時代,如今「長眠」於南海,東方之珠褪色盡顯無可奈何…詳全文

珍寶海鮮舫
停泊海上40多年的水上餐廳珍寶海鮮舫,曾是香港繁榮地標,不僅是香港知名電影《食神》、《無間道》取景地,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知名影星湯姆克魯斯也曾造訪。這艘船在上月被拖離香港後離奇沉沒,令香港人唏噓不已。圖/美聯社

城際直通車
提供往返香港與中國內地城際客運服務的直通車,歷史可回溯至清朝末期,惟功能漸被高鐵取代,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已停運逾兩年,近來傳出或會永久停駛,完成歷史任務。圖/新華社

港片黃金期
八九十年代港產片風靡全球,香港電影工業曾有「東方好萊塢」美譽,近日周潤發、鍾楚紅主演的經典電影《秋天的童話》(台灣片名《流氓大亨》)4K數位修復版將重返大螢幕,令人遙想起港片黃金年代。圖/甲上提供

冰室文化
受英國午茶文化影響,上世紀四五十年代,香港流行起賣輕食、甜品、飲料的「冰室」。滿盛香港情懷的舊冰室是無數港產片的經典場面,但現已漸消失。圖為歷史悠久的蘭芳園。圖/本報資料照片

廟街夜市
香港旺角是一個繁華的狹道迷宮,以購物聞名,新舊樓宇林立。廟街夜市融合了古玩、算命、小吃攤、茶館、餐館,一場持續不斷的新冠肺炎疫情,令廟街人頭攢動的盛景不再。圖/中新社

旺角女人街
女人街在旺角屹立46年,是世界知名的香港旅遊景點。小販一攤接一攤,串連起整整一條長街,甚為壯觀。許久不見觀光客的女人街,已經冷清了兩年多。圖/新華社

茶樓飲茶
一早到茶樓飲茶是許多老香港人的習慣,但香港第五波疫情爆發後,茶樓大部分時間只限兩人一桌,難見昔日一片鬧哄哄的氛圍,許多餐館甚至不敵疫情熄燈。圖為知名的蓮香樓。圖/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