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習近平新時代的新挑戰

中共二十大特別報導

習近平新時代的新挑戰

全球關注的中共二十大16日登場,除了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篤定第三任任期外,在內外交困下,未來五年大陸新領導班子,將如何化解後疫情時代的宏觀經濟困局,以及貧富差距、人口老化等諸多難題,避免治絲益棼,將是巨大的挑戰。

後疫情時代

習近平新任期新挑戰

1990年時,大陸GDP總量僅3,609億美元,之後大陸經濟踩足油門飛馳,不僅成為全球不可或缺的世界工廠,更成為業者必爭的世界市場。2021年,大陸GDP來到17.7兆美元,30年來成長48倍,已成僅次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詳全文

大陸經濟成長減速 疫情防控更令情況雪上加霜

大陸經濟成長減速 疫情防控更令情況雪上加霜

十九大迄今五年間 中國大事紀

2017年10月

習近平在中共十九大蟬聯第二任任期。

2018年3月

中美貿易戰爆發,美方對中國數千億美元商品課徵懲罰性關稅,並引發之後的科技戰、金融戰。

2019年3月至6月

港爆發大規模反送中運動,引發西方國家關切。

6月

在中概股下市壓力下,上海科創板開板,7月交易。

2020年1月

‧ 中美簽署首階段貿易協議,暫時休兵。

‧ 新冠疫情在武漢爆發,中國政府進行76天封城。

9月

習近平在聯合國大會上宣布,力爭2030年前達到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

11月

中國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正式簽署,並於2022年1月生效。

2021年6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實施三孩生育政策。

7月

‧ 滴滴赴美上市後,中國政府大力整頓互聯網業界。

‧ 中共建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8月

‧ 習近平在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對「共同富裕」進行闡述。

‧ 在中央減碳要求下,中國20多省市出現停電限電情況。

9月

恒大集團爆發債務與流動性危機,從而引爆中國迄今的房債、爛尾樓停貸危機。

2022年3月

習近平多次指示,必須堅持動態清零政策,28日起上海封城達64天。

8月

‧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2日訪台後,爆發台海危機。

‧ 高溫乾旱下,四川、重慶被迫限電。

10月

‧ 美國政府7日宣布對中國半導體領域展開全面制裁,兩國科技戰上升到新高度。

‧ 中共二十大16日召開。

資料整理:李書良

台海緊張

二十大關注中共對台政策方向

大陸對台政策是中共二十大會議的一大焦點,尤其聚焦在中共「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是否有更多細節推出。專家認為,總體方略將統合過去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對台思維與策略,預料會加大力道在反獨與反對外部勢力干涉…

美國海軍第七艦隊2022年8月28日證實,美國海軍巡洋艦「安提坦號」USS Antietam (CG 54) (如圖)和「昌塞勒斯維號」USS Chancellorsville (CG 62) 28日例行性通過台灣海峽。圖/美聯社摘自美國海軍第七艦隊推特
美國海軍第七艦隊2022年8月28日證實,美國海軍巡洋艦「安提坦號」USS Antietam (CG 54) (如圖)和「昌塞勒斯維號」USS Chancellorsville (CG 62) 28日例行性通過台灣海峽。圖/美聯社摘自美國海軍第七艦隊推特

看中美關係

準冷戰將延續相當長時間

國際情勢在過去五年發生劇烈變化。一方面,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持續擴大對大陸圍堵,而大陸則在變局中摸索新的外交戰略,逐漸由韜光養晦轉為追求更有話語權的「新型國際關係」,也因此,中共二十大如何定義未來的國際定位…

美國總統拜登(左)2021年11月在華盛頓白宮羅斯福廳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視訊會談。圖/美聯社
美國總統拜登(左)2021年11月在華盛頓白宮羅斯福廳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視訊會談。圖/美聯社

二十大怎麼看?

七常委領導大陸未來五年

中國共產黨以黨領政,因此,五年一次的中共全國代表大會,為大陸最重要的政治活動。在中共二十大上,將選舉中共中央委員會,並誕生中央政治局成員,對外公布未來五年大陸檯面上權力最高的七人…詳全文

中共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16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圖/新華社
中共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16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圖/新華社

專題推薦

當中國變慢時-專題報導
香港回歸25周年-東方之珠的驚濤駭浪

延伸閱讀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左一)和當選政治局常委李強、趙樂際、王滬寧、蔡奇、丁薛祥、李希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中外記者親切見面。圖/中新社

囊括七常委 習家軍大獲全勝

中共第二十屆一中全會23日召開,選舉最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習近平一如預期繼續出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正式進入第三屆任期。最新七常委名單由「習家軍」大獲全勝,習近平可望進一步鞏固權力…

圖/中央社

中共二十屆中央政治局常委 最新名單

中共二十屆一中全會23日舉行,選舉產生中共新一代領導班子、中央政治局七名常委,依照排名順序為習近平、李強、趙樂際、王滬寧、蔡奇、丁薛祥、李希。習近平續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和中央軍委主席,展開他的大陸領導人第三任期。在黨職確定之後,七常委的官職將在明年3月「兩會」確定…

大和資本將亞德客-KY(1590)列為投資首選、升評「買進」,推測合理股價拉上1,200元。圖/本報資料照片

大和資本 升評亞德客

大和資本證券指出,全球PMI與日本工具機工業會(JMTBA)新工具機訂單數據顯示,工業自動化族群轉折點已經近在眼前,短期可能因總體經濟造成的風險也已反應在股價表現上,研判現在就是投資時機…

東台(4526)大陸訂單有回升的跡象,目前在手訂單提高至44億元,訂單能見度看到明年首季。圖/東台集團提供

訂單回溫 東台乘勝追擊

中共二十大之後,東台(4526)大陸訂單有回升的跡象,目前在手訂單提高至44億元,訂單能見度看到明年首季。參加剛落幕日本東京工具機展現場詢單熱絡,預期半年內轉換為訂單金額破億元,東台乘勝追擊,參加16日登場泰國「Metalex 2022」展,搶電動車市場訂單…

圖為習近平。圖/新華社

二十大確立科技創新戰略地位

過去兩個月,美國就業數據表現良好,利率「升升不息」對股市帶來的壓力瀰漫,所幸10月份財報周為美股稍解經濟大衰退的疑慮。回顧10月份各大指數表現,美國標普500指數上漲8%,MSCI新興市場指數上漲3.2%,而中國A50指數較為承壓下跌13%…

中國人民銀行持續維持寬鬆,但大陸經濟仍疲弱,主要是因地產仍未出現改善狀況。圖/中新社

中共二十大結束 人心穩定 投資跟著政策走

俄烏戰爭持續,油價維持相對高位,美國通膨居高不下,聯準會(Fed)升息壓力持續,壓抑市場投資信心。美國10月綜合PMI初值略微下滑,由9月49.5降至49.3,其中製造業PMI初值49.9;服務業PMI初值46.6。…

曾造訪台灣的北京市長陳吉寧,將接任上海市委書記。圖/中新社

陳吉寧 將接任上海市委書記

中共二十大閉幕後,新一屆領導層正式亮相,地方大員的人事布局也開始啟動。官媒28日報導,環保經驗豐富、曾造訪台灣的北京市長陳吉寧,將接任上海市委書記。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舊部、前中宣部部長黃坤明出任廣東省委書記。曾擔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的殷勇,出任北京代理市長,之後可望扶正…

圖/中新社

二十大後疫情升溫 本土陽性近兩周高位

中共二十大前夕和會議期間,大陸多地對疫情防控採取最嚴格標準,但23日中共一中全會選出新一屆領導班子後,連日來各地疫情有升溫之勢。據大陸國家衛健委26日公布數據,上日新增本土陽性1,241例,較前一日增加15%,並創近兩周高位。…

返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