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
習近平新任期新挑戰
1990年時,大陸GDP總量僅3,609億美元,之後大陸經濟踩足油門飛馳,不僅成為全球不可或缺的世界工廠,更成為業者必爭的世界市場。2021年,大陸GDP來到17.7兆美元,30年來成長48倍,已成僅次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詳全文
大陸經濟成長減速 疫情防控更令情況雪上加霜

十九大迄今五年間 中國大事紀
2017年10月
習近平在中共十九大蟬聯第二任任期。
2018年3月
中美貿易戰爆發,美方對中國數千億美元商品課徵懲罰性關稅,並引發之後的科技戰、金融戰。
2019年3月至6月
港爆發大規模反送中運動,引發西方國家關切。
6月
在中概股下市壓力下,上海科創板開板,7月交易。
2020年1月
‧ 中美簽署首階段貿易協議,暫時休兵。
‧ 新冠疫情在武漢爆發,中國政府進行76天封城。
9月
習近平在聯合國大會上宣布,力爭2030年前達到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
11月
中國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正式簽署,並於2022年1月生效。
2021年6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實施三孩生育政策。
7月
‧ 滴滴赴美上市後,中國政府大力整頓互聯網業界。
‧ 中共建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8月
‧ 習近平在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對「共同富裕」進行闡述。
‧ 在中央減碳要求下,中國20多省市出現停電限電情況。
9月
恒大集團爆發債務與流動性危機,從而引爆中國迄今的房債、爛尾樓停貸危機。
2022年3月
習近平多次指示,必須堅持動態清零政策,28日起上海封城達64天。
8月
‧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2日訪台後,爆發台海危機。
‧ 高溫乾旱下,四川、重慶被迫限電。
10月
‧ 美國政府7日宣布對中國半導體領域展開全面制裁,兩國科技戰上升到新高度。
‧ 中共二十大16日召開。
資料整理:李書良
台海緊張
二十大關注中共對台政策方向
大陸對台政策是中共二十大會議的一大焦點,尤其聚焦在中共「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是否有更多細節推出。專家認為,總體方略將統合過去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對台思維與策略,預料會加大力道在反獨與反對外部勢力干涉…

看中美關係
準冷戰將延續相當長時間
國際情勢在過去五年發生劇烈變化。一方面,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持續擴大對大陸圍堵,而大陸則在變局中摸索新的外交戰略,逐漸由韜光養晦轉為追求更有話語權的「新型國際關係」,也因此,中共二十大如何定義未來的國際定位…

二十大怎麼看?
七常委領導大陸未來五年
中國共產黨以黨領政,因此,五年一次的中共全國代表大會,為大陸最重要的政治活動。在中共二十大上,將選舉中共中央委員會,並誕生中央政治局成員,對外公布未來五年大陸檯面上權力最高的七人…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