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25日宣布,為對付非法移民及毒品流入問題,他明年上任的第一天,就會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產品全面徵收25%進口關稅,中國產品則額外再加徵10%關稅…詳全文
候選人檔案
唐納‧川普
Donald John Trump
第45任美國總統,2020年尋求連任時敗給拜登。78歲的川普在從政前是企業家與媒體名人,曾是川普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創辦川普娛樂公司,在全球經營房地產、賭場等多元業務,截至2024年共有75億美元的淨資產。
川普被控2016年向成人電影女星支付封口費案遭定罪,讓他成為首位被判有罪的美國總統。除封口費案,川普還有多件官司待審,包括2021年1月煽動支持者衝擊國會,試圖阻止國會議員認證大選結果。
- 1964年畢業於紐約軍事學院
- 1968年獲得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金融學院學士學位
- 1971年接手父親企業並更名為川普集團,業務涵蓋飯店、度假村等房地產
- 2004年主持電視實境節目《誰是接班人》暴紅
- 2016年代表共和黨當選第45任美國總統
- 2021年成為美國唯一被國會彈劾2次的歷任總統
賀錦麗
Kamala D. Harris
現任(第49任)美國副總統。1964年10月20日出生於加州奧克蘭的賀錦麗,現年59歲。母親是印度移民,父親是牙買加人。
她的人生打破許多政壇天花板,包括擔任美國首位印度裔參議員、加州首位女性與非裔檢察長,以及美國首位女性副總統,如今更在總統拜登背書下,要挑戰成為史上首位女總統。
- 1989年畢業於加州大學舊金山法學院
- 2004年~2011年擔任舊金山地區檢察官
- 2011~2017年擔任加州檢察長
- 2017~2021年擔任加州參議員
- 2021年1月~迄今擔任美國副總統
2024美國總統大選政見
共和黨川普 | 民主黨賀錦麗 | |
---|---|---|
●結束通貨膨脹 ●驅逐非法移民將緩解住房壓力 ●增加石油鑽探以降低能源成本 |
經濟能源 | ●首要任務是降低藍領家庭的伙食和居住成本 ●承諾禁止食品雜貨哄抬物價、幫助房屋首購則並藉補助增加住宅供應 ●不再反對開採頁岩油 |
●將關稅作為此次競選的核心承諾,對大多數外國商品徵收10~20%的新關稅,並針對中國商品徵收更高的關稅 ●承諾透過較低的企業稅率來吸引企業留在美國生產製造 |
貿易 | ●預計將採取更有針對性的進口徵稅方式 ●維持拜登政府對電動車等部分中國進口產品徵收的關稅 |
●提出多項數兆美元的減稅措施,包括延長2017年的減稅政策,減輕富人賦稅 | 稅收 | ●針對年收40萬美元的大企業和美國富人加稅 ●推出系列減輕家庭稅負的措施,包括擴大兒童稅收抵免 ●將資本利得稅從23.6%提高到28%(拜登為44.6%) |
承諾將進行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非法移民驅逐行動 | 移民 | 解決南部邊境危機、阻止人口向北流動,將籌集數十億美元的私人資金進行區域投資 |
●奉行孤立主義外交,希望美國擺脫世界其他地區的衝突 ●透過與俄羅斯談判結束烏克蘭戰爭;以色列的堅定支持者,未具體說明如何結束加薩戰爭 |
對外政策 | ●「只要有需要」就會支持烏克蘭提倡以巴和解、結束加薩戰爭 ●確保美國而不是中國贏得「21世紀的競爭」 |
資料來源:BBC/整理:佘葳芸 |
共和黨川普 | ||
---|---|---|
經濟能源 | ●結束通貨膨脹 ●驅逐非法移民將緩解住房壓力 ●增加石油鑽探以降低能源成本 |
|
貿易 | ●將關稅作為此次競選的核心承諾,對大多數外國商品徵收10~20%的新關稅,並針對中國商品徵收更高的關稅 ●承諾透過較低的企業稅率來吸引企業留在美國生產製造 |
|
稅收 | ●提出多項數兆美元的減稅措施,包括延長2017年的減稅政策,減輕富人賦稅 | |
移民 | 承諾將進行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非法移民驅逐行動 | |
對外政策 | ●奉行孤立主義外交,希望美國擺脫世界其他地區的衝突 ●透過與俄羅斯談判結束烏克蘭戰爭;以色列的堅定支持者,未具體說明如何結束加薩戰爭 |
|
資料來源:BBC/整理:佘葳芸 |
民主黨賀錦麗 | ||
---|---|---|
經濟能源 | ●首要任務是降低藍領家庭的伙食和居住成本 ●承諾禁止食品雜貨哄抬物價、幫助房屋首購則並藉補助增加住宅供應 ●不再反對開採頁岩油 |
|
貿易 | ●預計將採取更有針對性的進口徵稅方式 ●維持拜登政府對電動車等部分中國進口產品徵收的關稅 |
|
稅收 | ●針對年收40萬美元的大企業和美國富人加稅 ●推出系列減輕家庭稅負的措施,包括擴大兒童稅收抵免 ●將資本利得稅從23.6%提高到28%,(拜登為44.6%) |
|
移民 | 解決南部邊境危機、阻止人口向北流動,將籌集數十億美元的私人資金進行區域投資 | |
對外政策 | ●「只要有需要」就會支持烏克蘭提倡以巴和解、結束加薩戰爭 ●確保美國而不是中國贏得「21世紀的競爭」 |
|
資料來源:BBC/整理:佘葳芸 |
選戰時間軸
6/27
總統候選人第一場電視辯論
拜登與川普參加第一場電視辯論會,拜登臨場表現失常,掀起民主黨換將聲浪。
7/15
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
共和黨15日召開全國代表大會,正式提名前總統川普再次競選,川普也宣布俄亥俄州參議員范斯(J.D. Vance)為他的副總統競選搭檔。
7/21
拜登宣布退選
美國總統拜登21日宣布退出2024年總統大選、不尋求連任,並表態支持副總統賀錦麗接替他的位置對決川普。
8/5
民主黨正式提名賀錦麗
美國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5日正式獲得提名,並在6日宣布她的副手人選,將搭檔明尼蘇達州州長華茲,角逐白宮寶座。
8/19
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
民主黨預計於8月19日至8月22日召開全代會。
9/10
總統候選人第二場電視辯論
最初川普與拜登將於9月10日進行第二場辯論,然拜登退選後,川普先是拒絕參加,後又在社群發文稱要改時間。8日外媒報導川普確定9/10將與賀錦麗辯論,並希望追加兩場。
11/5
投票並產生選舉人團
美國選民投票並選出該州選舉人。
12/16
選舉人團投票
各州選舉人依普選結果,投票給正副總統候選人。
1/6
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出爐
美國國會聯席會議正式宣布當選人。
1/20
美國總統宣誓就職
新任總統於2025年1月20日宣誓就職。
美國選舉制度Q&A
美國選舉人團(electoral college)制度是一種間接選舉正副總統的制度。這項制度是在1787年美國憲法起草時建立,因為美國幅員廣大再加上當時通訊不便,難以實施直接民選總統,因而委由選舉人投票選出正副總統。
選舉人團制度的運作方式是每4年由各州選民從各政黨提名者中選出選舉人,再由各州最高票政黨組成該州選舉人團,由選舉人團行使正副總統投票權。
美國各州推選選舉人的過程不盡相同,一般由各政黨在各州的黨代表大會上提名選舉人,或由各黨的州中央委員會投票選出。
選舉人通常是因為對政黨有所貢獻或受到表彰而獲提名。美國憲法有關選舉人資格的條文很少,僅限制國會議員及擔任政府信託或利益職位者不能擔任選舉人。曾因叛亂或資敵而被定罪的州政府官員也不得擔任選舉人。
美國共有538張選舉人票,依各州在國會參眾兩院的席位來分配選舉人票數,例如加州有55張選舉人票,是全美票數最多的州,反觀阿拉斯加州、北達科他州等人口稀少的州只有3張選舉人票。各州票數每隔10年可能有所改變,視人口普查結果而定。
美國總統候選人必須在538張選舉人票中取得過半數(270票)才能勝選。美國共有48州對選舉人團採贏者全得制,意即候選人只要贏得這些州過半數或多數(未過半數但比其他候選人多)的選票,便可得到該州全部的選舉人票。唯有內布拉斯加州和緬因州例外,是依各候選人在該州的得票比例來分配不同政黨的選舉人票數。
搖擺州(swing state)顧名思義是指當地選民投票傾向搖擺不定,因此往往成為總統大選的決勝關鍵。美國不同媒體及專家列出的搖擺州名單不盡相同,在本次選戰中,搖擺州包含亞利桑那州、喬治亞州、密西根州、內華達州、北卡羅來納州、賓州、威斯康辛州等7州,合計共有93張選舉人票。
2024美國大選關鍵字
金融市場
賀錦麗承諾為中產階級創造機會,並營造一個穩定的商業環境。她料將延續拜登政府政策,持續推動基礎設施法、降低通膨法與晶片法等法案。
賀錦麗支持科技監管、與大型科技公司關係友好。她最知名的行動是遏止社群平台散布色情內容,迫使臉書與微軟等公司採取措施刪除露骨影像。賀錦麗曾參加臉書早期高層主管帕克(Sean Parker)婚禮,妹夫韋斯特(Tony West)是叫車軟體巨擘優步法務長。她也獲得許多科技主管捐款支持。
川普立場同樣親商,最知名金主是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川普先前任內大幅調降稅率令美企獲利大增。他誓言恢復降低稅收與減少監管的政策,但加徵關稅主張令華爾街感到不安。
川普承諾當選後將制定計畫以確保美國成為全球加密通貨龍頭,並將比特幣列為戰略儲備。據媒體報導,賀錦麗對加密貨幣的態度轉為友善,可能支持鼓勵該產業發展的政策,有別於拜登強化監管的立場。
賀錦麗支持美國聯準會(Fed)應具備獨立性,總統不得干預利率政策。川普則計畫入主白宮後針對Fed展開多項改革,包括利率決策需與總統協商等。他批評Fed主席鮑爾「過於政治化」,打算將他換掉。
美中台關係
賀錦麗在競選中的發言顯示,她不會對中國手軟,但也不會進一步擴大這兩個全球最大經濟體之間巨大的裂痕。她在民主黨全國大會上承諾,要確保「美國而不是中國贏得21世紀的競爭」。賀錦麗預計會在半導體、台海及南海緊張局勢等問題上,繼續與中國針鋒相對。
川普已對外宣示,他當選後,將對中國產品課徵60%以上關稅。他說,一定不會表明協防台灣,否則將在與中國的談判中喪失優勢。
川普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將美國和台灣的關係比擬為保險公司和保戶的關係,稱「你知道,我們和保險公司沒什麼不同」,「我認為台灣應該向我們支付防務費用」。川普並批評台灣「搶走了我們差不多100%的晶片業務」。
地緣政治
俄烏衝突上,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將堅定致力捍衛烏克蘭、致力發展美歐關係,延續拜登政府的一貫主張。
以巴衝突上,儘管賀錦麗過去曾為巴勒斯坦的處境發聲,7月也刻意迴避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在美國國會的演說,但也多次強調支持以色列自衛,並在提名演說重申此一立場。加上民主黨全代會近期通過的新黨綱,並未納入挺巴民眾提出以武器禁運、逼以色列停火的訴求而引起不滿,表示不會因反對川普而投給她,恐為選情增添變數。
川普陣營方面,據美國共和黨全代會黨綱委員會小組公布2024年黨綱草案,川普計劃重建軍力與盟邦關係,以對抗中國和打擊恐怖主義,強調美國優先的經濟,取消中國最惠國待遇。原則上仍依循過往的單邊主義。
氣候變遷
賀錦麗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的接受提名演說中,概述了對選舉而言事關重大的「根本自由」,其中包括「呼吸清新空氣、飲用潔淨水、遠離助長氣候危機的污染的自由」。早在2023年,賀錦麗首次參與國際氣候協商時,即宣布向綠色氣候基金承諾提供30億美元資金。
川普捍衛其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的立場,直指參與該協定使美國燒錢,這對美國是一種欺騙,所以才退出。但川普要求絕對乾淨的水和空氣,並聲稱在自己任內已達到目標。川普向石油大亨承諾,一上台就會立即推翻拜登的數十項環保政策與規定,並且禁止環保新規立法。
貨幣政策
川普主政時就偏好低利率,又愛對聯準會下指導棋,媒體曾披露川普擬在回鍋白宮後削弱聯準會獨立性,主張總統有權干涉央行政策及決定Fed主席去留。川普也表達力挺加密貨幣業的立場,要減少對這個產業的監管,聲稱上台後會開除現任美國證管會主席。
針對川普放話當選後要插手聯準會政策,賀錦麗表態反對,她認為Fed應保有貨幣決策的獨立性。拜登對幣圈的監管力道大,但接棒與川普對決的賀錦麗,面對政治影響力不容小覷的加密幣業也設法爭取支持,賀錦麗的競選顧問透露,她不反對促進數位資產發展的措施。
賦稅政策
賀錦麗計劃將企業稅由21%調高至28%;擴大兒童稅收抵免,其中1歲以下兒童可抵免6,000美元;擴大住房稅收抵免,涵蓋低收入住房、首購買家,以及為首購買家建造房屋的建商。同時將擴大保費稅收抵免,並提出小費收入免稅。
川普打算對美國所有進口商品徵收至少10%的關稅,對所有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徵收60%關稅,並且讓2017年任內上路的「減稅及就業法案」中的個人和遺產稅減免永久生效。同時將企業所得稅率從21%降至20%,對大型私立大學捐贈基金課稅,並且考慮以關稅取代所得稅。
醫療保健
賀錦麗在醫療保健方面支持擴大醫療改革和打擊製藥公司壟斷行為,希望提高醫療保健的可負擔性,力挺延續歐巴馬政府推出的《平價醫療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川普抱持一貫批評《平價醫療法案》的態度,若當選後可能會廢除並替換該法案。
墮胎議題是大選主戰場之一,兩方立場壁壘分明。賀錦麗支持女性墮胎權的態度比拜登更堅定,川普與共和黨則將墮胎權力交由各州議會立法處理,為了贏得更多女性選票,川普提出試管嬰兒費用將由政府或強制要求保險公司支付。
名人立場
拜下賀上後,多位好萊塢、音樂界名人陸續表態支持賀錦麗。歌手泰勒絲在川賀辯論後,發文宣布立場,其他像是麥特戴蒙、林曼努爾米蘭達、珍芳達和喬治克隆尼,以及約翰傳奇、芭芭拉史翠珊等。版權嚴格著稱的碧昂絲,則授權賀錦麗陣營使用她的歌曲《Freedom》。
川普的名人支持者則不乏富裕大咖,最高調的莫過於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還有博彩教父之稱的史帝夫韋恩,此外,傳奇摔角手浩克霍根、NFL巨星馬霍姆斯妻子Brittany、美國喜劇天后蘿珊巴爾等也表態支持。
產業政策
賀錦麗喊出反企業壟斷、降低食品價格,並承諾若她當選總統,要帶領美國成為全球AI領頭羊、協助相關產業募資,不過雙方候選人目前未就AI監管法規提出具體政見;備受矚目的電動車(EV)補助,賀錦麗團隊稱「不支持強推EV」,川普直接宣布要取消EV相關補助;至於建築產業,賀錦麗提出終結住宅短缺,補助建商和首購族,並呼籲地方政府放寬限制性分區,川普僅批評現任政策;外界預估賀錦麗將延續拜登政府主要政策,川普則重砲猛攻現任政策。
能源政策
賀錦麗能源政策強調推動美國綠能轉型,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她支持《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理念,主張擴大投資再生能源及能源效率技術,以減少碳排放並創造就業機會。賀錦麗關注氣候正義,曾提出《氣候正義法案》(Climate Equity Act)以確保氣候政策顧及弱勢社區需求。她主張嚴格的碳排放標準,支持重返《巴黎協定》並加強國際氣候合作。整體而言,賀錦麗的政策旨在通過推動潔淨能源和社會公正來應對氣候變遷。
川普能源政策強調推動美國化石燃料發展,包括擴大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生產。他鬆綁許多環境保護法規,例如放寬《潔淨電力計畫》(Clean Power Plan),並宣布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川普強調能源獨立,推動「美國優先」的能源政策,鼓勵能源出口以減少對外國能源的依賴。他支持建設油氣管道,並簡化能源基礎設施的審核流程。整體而言,川普的政策旨在通過支持傳統能源和減少政府干預來推動經濟成長。
移民政策
拜登上任以來暫停或撤銷川普時代多項邊境管制,並擴大「人道假釋」計畫,不過近期因大量移民湧入邊界,一度升級美墨邊境管制。賀錦麗團隊競選經理Julie Chavez Rodriguez在今年7月時表示,賀錦麗將會延續此管制。
共和黨的川普則承諾,恢復先前任內邊境封鎖政策、廢除非法移民子女的落地公民權,計劃展開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驅逐行動」,並在近期競選演說抨擊拜登政府濫用假釋法。
- 數位創新部/陳衣怜、馬婉娟
- 編輯部/陳駿逸、康彰榮、大陸國際新聞中心
- 視覺設計/彭俊達、華鈞嫺
- 專題監製/連文川
- 總編輯/賀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