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拜會」共識少 中美關係破冰了嗎?
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5日在舊金山北加州費羅麗莊園舉行眾所矚目的「習拜會」,會談歷時約二個半小時,雙方就同意恢復軍事溝通、中國將嚴厲打擊芬太尼二項議題達成共識,台灣問題也成雙方攻防焦點。 儘管中美會後並沒有發表聯合聲明或其他合作宣言,但從會後拜登記者會上聲稱中美關係取得「重要進展」來看,「習拜會」究竟雙方談了什麼議題呢?
拜登與習近平15日於舊金山灣區的費羅麗莊園(Filoli estate)會晤,美方出席官員包括國務卿布林肯、財長葉倫等人,中方官員則包括中央政治局委員、外長王毅等人……詳全文


美中反毒合作 拜登政府撤銷「這項」對中制裁
美國拜登政府於16日將中國公安部法醫科學研究所從實體名單中移除,以說服北京當局採取更多措施,遏止類鴉片止痛劑芬太尼(fentanyl)持續流入美國……詳全文
什麼是APEC?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是一個區域經濟論壇,成立於1989年,旨在利用亞太地區日益增長的相互依存關係,APEC是美國推進亞太地區經濟政策的首要平台,以促進自由、公平和開放的貿易和投資,推動可持續和包容性的經濟增長。
APEC是亞太地區21個成員經濟體的主要經濟論壇,旨在促進貿易和投資,經濟增長和區域合作,2023年美國擔任APEC輪值主席國,舊金山將成為11月AELW的主辦城市。
APEC的21個成員經濟體占全球人口的近40%,占全球貿易的近50%,占美國商品出口的60%以上,因此APEC在全球經濟活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可以說,目前APEC是亞太地區最具影響的經濟合作官方論壇,也是亞太地區最高級別的政府間經濟合作機制。
今年11月在舊金山舉辦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峰會,將有21個國家元首和政府官員齊聚一堂,會議期間也被稱為「領導人周」(AELW)。
總統蔡英文敦請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擔任本次經濟領袖會議領袖代表。這是張忠謀第六度代表蔡總統與會,也是他第七度代表台灣擔任領袖代表。
APEC經濟領袖2022年11月於曼谷峰會發布聲明指出,多數成員國「強烈譴責烏克蘭戰爭造成的人類苦難及經濟影響」,但APEC貿易部長會議今年5月26日於美國底特律落幕,在此次底特律會議上,中國及俄羅斯反對加入上述措辭,因此最終未能發表聯合聲明。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表示,與會代表在俄烏問題上看法分歧,但APEC並非解決安全問題的論壇,戴琪盼本年11月於美國舊金山召開的APEC峰會最終能發布聯合聲明。
美國在2023年主辦APEC,主題是「為各方創造一個有彈性和可持續的未來」。今年的APEC會議重點關注區域經濟問題,包括可持續性、數位化、婦女經濟賦權、貿易便利化、能源安全、糧食安全和健康;APEC 2023的三個總體政策優先分別為1.事項互聯互通:建設一個有韌性、相互聯繫的地區,促進廣泛的經濟繁榮;2.創新:為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創造創新環境;3.包容性:確認人人享有公平和包容的未來。
2023APEC會議時程

G2破冰 中、美重回安全軌道
中美G2峰會「習拜會」15日於舊金山舉行,宣告兩國關係自危險的邊緣撤退,重整過去一年僵持的博弈棋盤,繼續推進兩國關係。美國總統拜登開場時表示,雙方必須負責任地管理競爭,確保競爭不會變成衝突。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亦強調,中美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加強團結合作,另一種是抱持零和思維。
拜登與習近平15日於舊金山灣區的費羅麗莊園(Filoli 對於本屆APEC會議,全球屏息以待的進展聚焦在「習拜會」。兩國元首會晤的目的,意在緩和雙邊緊張關係,拜登會後透露,習近平同意,兩人可以直接打電話給對方,對方將立即接聽……詳全文
張忠謀APEC雙邊會談層級再衝高 與賀錦麗談台美經濟
繼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布蘭納(Lael Brainard) 進行雙邊會談後,台灣APEC領袖代表、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於舊金山時間16日下午與美國副總統賀錦麗會晤,針對如何確保區域環境的和平穩定,及助益區域的繁榮與發展等議題,廣泛地交換意見。據了解,張忠謀此趟已與超過5位以上領袖或官員進行雙邊會談
APEC台灣代表團表示,該次會談,張忠謀除祝賀美國今年主辦APEC順利成功,兩人也就台美雙方在許多方面上的夥伴關係如何持續強化交換意見,包含如何協助雙方共同的夥伴等。此外,會談也針對如何確保區域環境的和平穩定,及助益區域的繁榮與發展等議題,廣泛地交換意見……詳全文
習拜二會:中美小和解與台灣因應之道
在眾所注目中,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終於在APEC舊金山峰會見面。此次會面是雙方於去年印尼G20峰會場邊會談之後的第二次,也是習近平2017年訪美之後,再次踏上美國領土。此次習拜會強調競爭不等同衝突,訴求緩解對立,加強互動管理,恢復軍事溝通。雙方對此次會面皆予以正面評價,中國外長王毅甚至以「舊金山願景」稱之;中美關係正式進入小和解。
小和解不同於大和解。大和解著眼於積極的和平之道,小和解則尋求衝突管控之道。小和解的雙方關係基調乃競爭與對立。基於現實所需,當事雙方選擇性釋放善意,主要目的在於減少誤解、管控衝突。相較之下,大和解則是曾深陷矛盾的雙方,撤除衝突布局,化干戈為玉帛,重建雙邊往來。小和解乃兼具對抗、緩和、競爭、合作的複合關係,大和解則是去對立、良性競合的合作關係。兩種和解型態的本質、做法與目的不盡相同。此次習拜峰會,雙方既直言彼此競爭激烈、利益衝突、價值分歧的事實,又有意管控衝突,在競爭中合作,小和解氣氛濃厚。
美中關係從之前的劍拔弩張到現階段的小和解,有跡可循。近期國務卿布林肯,財政部長葉倫,商務部長雷蒙多,前國務卿凱瑞作為氣候特使,加州州長紐森,還有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率領的跨黨派參議院代表團接連訪中,10月下旬中國外長王毅回訪美國面見拜登。雙方中斷六年的官方往來逐漸恢復,中美互動亦影響美國盟友與中國的關係,例如澳洲總理艾班尼斯近日訪中,即是中澳關係惡化六年以來的破冰之旅。 閱讀全文
拜習會是2024年的止痛劑 但非特效藥
本週在舊金山登場的APEC峰會,除了俄國普丁以外的各國元首出席踴躍,加上美中領導人預期將舉行今年唯一的拜習會,應該將是一場熱鬧有餘的盛會,至於能否精彩,還要觀察。
可能有精彩演出的部分,主要取決於將在APEC峰會場邊召開會議的「印太經濟架構」(IPEF)(因為如印度等成員並非APEC國家),能否有具體成果。
美國去年5月啟動IPEF談判,共包含貿易與商業發展、供應鏈管理、乾淨能源與減排及反貪腐等四個「支柱」(Pillar)。經過一年半的談判討論,目前傳出後面三個支柱議題,很可能會在本次會議達成共識。果真如此,其中亮點將會是以強化供應鏈管理及韌性為目的之「IPEF供應鏈協定」,包括設立IPEF供應鏈理事會來負責處理印太地區的關鍵部門(critical sectors)與關鍵貨物(key goods)供應鏈合作事項,以及建立供應鏈中斷的預警與緊急應變機制等。這將是疫情過後,全球首部多國、多部門、多議題供應鏈管理的協定,更重要的是,該協定將會是印證拜登政府脫離傳統自貿協定(FTA)改為推動「非典型貿易協定」,以及重返印太與中國分庭抗禮成效等多重面向意義的里程碑,值得關注。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