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駕馭全球逆風 中國經濟翻轉重生

2024兩會登場

駕馭全球逆風 中國經濟翻轉重生

外有貿易戰、科技戰到金融戰的對峙,內受房產危機、股市低迷、資金外流所制約,大陸疫後經濟振興之路走來顛簸,仍在電動車等新產業上取得突破。剛迎來的一年,新人新政的台灣與選前維穩的美國,更使得美中台三方互動關係,出現了微妙變化。全球矚目的2024大陸兩會於3月4、5日登場,工商時報特別企劃專題,剖析中國對外關係與經濟局勢,並報導兩會第一手消息,謹供讀者掌握大陸最新政策走向,迎向未來的挑戰和機遇。

兩會動態快遞

大陸外交部長王毅說,台灣總統選舉結束後,18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重申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充分說明一個中國原則已經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圖/中新社

暗示續挖我盟邦牆角 王毅:遲早看到一中全家福

台灣總統大選後,全球關注兩岸關係走向。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大陸外交部長王毅7日表示,台獨分裂行徑是台海和平穩定的最大破壞因素…

圖/Freepik

王毅暗批美「小院高牆」 破壞AI產業鏈完整

AI為當前全球最熱產業,但美國對中國的晶片禁令可能會限縮中國AI發展。對此,中國外長王毅7日雖未直接點名美國,但提到若在AI上「也要搞什麼小院高牆」…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圖/大陸外交部

王毅拋四問 要美落實雙邊承諾

中美互動雖有回溫,但美方對中國企業等各方面的制裁並未停止。對此中國外交部長王毅7日在人大記者會上表示,美方並未兌現去年11月中美元首達成的共識…

圖/中新社

易綱建議 設房地產預售資金保險機制

為解決房企債務與房市積弱不振問題,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易綱7日在大陸全國「兩會」提出解方,建議設立房地產預售資金保險機制,允許房企依法合規動用…

由陸發改委、商務部共同推動,將啟動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與消費品以舊換新。圖/中新社

陸救經濟 祭擴大設備更新

大陸將祭出擴大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兩大策略,為現階段提振經濟成長收強刺激之效。這項政策聚焦在工業、交通等7領域…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6日表示,目前法定存準率平均為7%,後續仍有降準空間。圖/中新社

人行工具箱豐富!潘功勝鬆口 仍有降準空間

大陸為穩經濟,去年以來貨幣政策持續保持寬鬆,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6日表示,目前法定存準率平均為7%,後續仍有降準空間…

大陸新任證監會主席吳清強調,針對多年不分紅、分紅比例偏低的鐵公雞企業,將對其採取強硬措施。圖/新華社

證監會鐵腕整治!券商屠夫吳清 棒打分紅鐵公雞

大陸新任證監會主席吳清6日表示,為提高上市公司品質,從初期上市審核階段、上市後的日常監管、退市機制等層面都要嚴格執行…

圖/Freepik

李強重申堅持一中原則、九二共識 對台工作 學者:陸做的比說的多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5日發表政府工作報告,針對未來一年對台工作,重申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和外來干涉、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圖/中新社

要央企棄利潤、重技術 新能源車升級 國資委出手

新能源汽車是中國與美歐國家的新戰場,不僅是本次大陸兩會熱門議題,更多次出現在5日政府工作報告的產業發展和消費環節中…

圖/新華社

人工智慧+ 陸鎖定未來產業

大陸如何突破美國在半導體和人工智慧(AI)等領域的封鎖,成為本次政府工作報告的重中之重。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5日發表政府工作報告…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發表政府工作報告,表示將全面取消製造業外資准入限制措施。圖/中新社

促投資 縮減外資准入限制

近年因疫情、中美競爭和大陸經濟放緩之故,大陸頻頻傳出外商撤出、外資止步的消息,重建外商信心成為當務之急…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優化房地產政策方向。圖/中新社

穩房市 下半年趨勢性回暖

去年以來,全球市場對大陸房企爆雷、地方債風險升溫出現疑慮。今年大陸政府工作報告中,不僅將「有效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列為十大目標任務之一…

圖/Freepik

陸經濟目標增長5% 經濟學家曝兩大關鍵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發表多項刺激經濟政策,國泰世華銀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表示,大陸今年經濟成長率要到5%,「投資」將成最大關鍵…

圖/中新社

財政發威 陸將連發超長期國債

大陸全國人大會議5日開幕,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為解決重大專案建設的資金問題,從今年起將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

全國人大發言人婁勤儉表示,「脫鉤斷鏈」只會阻礙全球科技進步,拉大全球發展鴻溝。圖/新華社

美中脫鉤 婁勤儉:拉大全球鴻溝

近年以美國主導的西方國家對中國發起科技戰,隨著AI的全面擴展應用,美國不斷擴大晶片領域制裁內容,使兩國高科技戰至今仍不斷升級…

大陸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表示,今年要擴大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圖/中新社

對台政策 王滬寧:擴大兩岸交流

大陸兩會(全國人大和政協會議)登場,對台政策「二把手」、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4日在政協開幕式上做工作報告,涉台方面,王滬寧強調過去一年政績…

李強公布,中國今年新增就業要達1,200萬人以上。圖/美聯社

陸今年GDP增長目標5%左右 和去年相同

大陸14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5日上午在北京召開,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會上公布政府工作報告,宣布今年經濟增長目標為5%左右,和去年一樣,亦符合市場預期…

大陸總理李強首度發表政府工作報告。圖/藍孝威

李強首度政府工作報告 一文掌握大陸經濟目標、政策動向

全國人大十四屆二次會議今(5)日登場,國務院總理李強發表政府工作報告,面對大陸下行的經濟情勢,為挽救市場投資信心、提振經濟成長率,李強大動作宣布多項刺激經濟措施…

首度取消!大陸全國人大會議閉幕後,總理李強不再舉行中外記者會。圖/新華社

罕見!大陸全國人大:今年不舉行總理記者會

大陸全國人大4日中午舉行記者會,人大發言人婁勤儉表示,國務院總理李強今年在人大閉幕後將不舉行總理記者會。未依照往例舉行,引起外界驚訝…

大陸全國政協14屆二次會議4日開幕,全國政協會議發言人劉結一(右二)3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從春節消費數據證明,消費潛能將成為大陸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圖/中新社

大陸兩會|政協會議開幕 聚焦2重點

大陸全國政協14屆二次會議4日開幕,全國政協會議發言人劉結一3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從春節消費數據證明,消費潛能將成為大陸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此外,優化營商環境、壯大民營經濟也是本次政協會議討論重點…

360集團創辦人周鴻禕言:大模型發展是國運之爭,今年是應用場景元年。圖/中新社

兩會熱議AI 陸兩年內追上美

大陸全國兩會(人大、政協會議)4日起召開,全國政協委員、互聯網企業360集團創辦人周鴻禕提案聚焦AI大模型發展,他說,大模型發展已不單純是科技之爭…

圖/美聯社

大陸全國人大:美議員竄訪台灣 干擾中美兩國正常交往

去年中美元首舊金山會晤後,兩國關係出現改善跡象,針對今年美國進入大選年,是否會影響中美關係,大陸全國人大發言人婁勤儉4日表示,不對美國內政抱持立場…

大陸國家安全部微信公眾號發文斥責:只許美國搞情報,不許中國反間諜?圖/藍孝威

外企赴中投資面臨高風險 陸全國人大:對反間諜法錯誤解讀

大陸去年修訂反間諜法後,又修訂通過了保守國家秘密法,新修訂法案中寬泛、模糊的表述引發一些外國投資者的擔憂,對於今年是否還會進一步修訂相關的法律,給市場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

圖/本報資料照片

面對西方制裁 陸全國人大:技術要卡是卡不住的

針對近年西方國家對中國大陸發起科技戰,大陸全如何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全國人大發言人婁勤儉4日表示,只要堅持自立自強,就沒有攻克不了的難關,任何一項已知的技術…

2024年大陸全國兩會即將召開之際,目前已有3000多名記者報名採訪。圖/中新社

兩會前夕 中央政治局:營造穩定透明的政策環境

2024年大陸全國兩會即將召開之際,設在北京西長安街北側梅地亞中心的兩會新聞中心27日正式啟用。據悉,目前已有3000多名記者報名採訪,新聞中心將透過互聯網為採訪提供服務,還將提供會議主要文件的電子版,不需媒體記者在現場長時間排隊等候領取…

圖/中新社

兩會聚焦房市 專家籲全面開放限購

大陸兩會即將舉行,最受外界關注的是將推出何種政策,解決對經濟復甦影響甚鉅的房市問題。北京大學國發院經濟學教授姚洋表示,當前經濟復甦共有兩大挑戰,一是房地產,二是地方政府債務。他建議,地方政府不應再用行政限制干預房價,全面開放限購…

大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27日公告,前外長秦剛辭去全國人大代表職務。圖/中國外交部官網

兩會即將召開 秦剛辭去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職務

據新華社報導,大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27日公告指出,天津市人大常委會決定接受大陸前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辭去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職務…

圖/新華社

兩會召開在即 外媒:陸經濟頹勢尚未見曙光

大陸將於3月初召開「兩會」(全國人大和政協會議),外界關注是否提出新的刺激經濟政策。外媒分析認為,大陸當前的經濟問題比2015年時更加複雜,且政策彈藥已經耗盡、扭曲或損壞,加上大陸決策者仍將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置於永續成長之上,紓困經濟似乎無望…

由於當前大陸施政重點為穩經濟成長,市場預期「兩會」期間大陸政府將端出更多政策牛肉,多家券商也因此樂觀認為,陸股將步上修復道路,因此續漲可期。圖/中新社

兩會利多估超預期 券商樂看陸股

大陸「兩會」(全國人大會議、全國政協會議)即將在3月初登場,由於當前大陸施政重點為穩經濟成長,市場預期「兩會」期間大陸政府將端出更多政策牛肉,多家券商也因此樂觀認為,陸股將步上修復道路,因此續漲可期。…

圖/新華社

延遲退休要來了? 預計成大陸「兩會」熱點議題

近年延遲退休一直是熱點話題,延遲退休的年齡節點、漸進式延遲退休方案如何推行都與大眾緊密相關,臨近2024年全國「兩會」更預料再成為討論熱點。尤其近日發佈的《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23》,在測算養老金替代率問題時指出,「延遲退休政策發布在即,65歲可能是調整後的最終結果」。消息一經發佈,迅速沖上了大陸社交媒體的熱搜榜首位。…

大陸兩會是什麼?

大陸全國「兩會」是年度重要政治盛事,指的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簡稱人大)、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簡稱政協)。2024年3月4日起召開的是「全國政協14屆二次會議」,5日起則是「14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依照往例,會議時間約為10天左右。

人大的主要職權,包括修憲;制訂和修改國家法律;選舉、決定和罷免國家機構人員;決定國家重要事項等。人大代表每屆任期五年,每年在3月舉行的會議,也是一年內最重要的議程。

至於政協的組成人員,則是來自各黨派、各地方的社會賢達與社會菁英,其職權為政治協商、參政議政等。

2024兩會觀察重點

大陸全國「兩會」也是外界一窺大陸未來一年國家政策的重要指標。這一屆,除檢視新領導班子上任滿周年的成績單以及確定今年經濟增長目標,最受關注的是大陸在面臨通縮壓力、房市低迷、勞動力下滑等一連串挑戰下,將提出哪些政策藥方,帶領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抗變局、脫離困境。

根據官方公布的議程,全國政協14屆二次會議訂4日登場,隨後14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於5日召開,最為市場關注的是5日人大開幕式上,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將發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回顧過去一年的施政成績,並訂出今年的國策方針及各項政策指標,相關數據中,又以GDP增長、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新增就業人口、失業率、赤字率等最受重視。

大陸兩會3月4日起在北京登場。圖/中新社
大陸兩會3月4日起在北京登場。圖/中新社

政治新變局

美中台的新三角習題

經歷三年疫情、全球需求疲弱,加上以及美國持續的祭出制裁,導致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大增。在此背景下,中國似乎也轉變對外政策的態度,尤其是對美關係。去年下半年,多位美國高官陸續訪問大陸,成功促成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1月赴舊金山,與美國總統拜登上任總統後的第二次面對面會晤,緩和中美間的緊張氛圍。

在台海議題上,近期兩國高官在台灣問題上的互動,以中國外長王毅最具代表性。這位曾擔任過國台辦主任的外長,今年以來先後與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美國務卿布林肯會面,其中蘇利文向王毅表示,反對兩岸任一方片面改變現狀,布林肯則強調維持台海和平的重要性。

王毅則多次強調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一部分,「這才是台灣問題的真正狀況」,美方如真想台海穩定,就應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布,將不支持「台獨」的表態落到實處。綜合雙方的說法,顯然在此問題上,仍存在不小分歧。

至於兩岸間的互動,自賴清德1月13日當選總統後,大陸不斷出招給予壓力測試。例如1月底春節前夕,無預警取消過去兩岸透過航空「小兩會」達成共識的M503航線偏置措施,被陸委會直接解讀為有意改變「台海現狀」。

稍後,春節年發生大陸「三無」船隻闖進金門海域,遭我海巡署追緝翻船導致兩死意外,大陸海警海監船隨後進入金門、馬祖禁限制水域,甚至登上金門旅遊船「突襲檢查」,打破過往兩岸尊重對方海域的默契。賴清德當選僅1個多月,台海緊張局勢已引發全球關注。

3月初「兩會」召開時,對美關係與兩岸方針會有那些新變化,新執政團隊將如何提出對策予以因應,不僅是地緣政治的熱點話題,更是攸關台灣發展的關鍵所在。 閱讀全文

近期美中台大事紀

中美關係 曖昧不明

2023年11月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赴舊金山與美國總統拜登會晤。

2024年1月12日

中國外長王毅與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在泰國曼谷舉行會談。

‧ 白宮官員指出,蘇利文提到台海問題,反對任何一方片面改變現狀,同時強調會繼續關注中國不公平貿易政策,不會改變「小院高牆」作法。

2024年2月16日

布林肯與王毅在慕尼黑會面。

‧ 美國務院表示,布林肯強調維持台海和平的重要性。

‧ 中國外交部則引述王毅表示,應把不支持「台獨」的表態落到實處,解除對中企的非法單邊制裁等。

‧ 雙方同意維持各領域對話溝通。

兩岸角力 暗潮洶湧

2024年1月13日

民進黨籍、現任副總統賴清德當選總統,表示「維持台海的和平穩定,是擔任總統的重要使命。將依照中華民國的憲政體制,不卑不亢,維持現狀,在對等尊嚴的前提下,用交流取代圍堵,對話取代對抗,自信的和大陸展開交流合作,增進兩岸人民的福祉,達到和平共榮的目標。然而面對大陸的文攻武嚇,也有守護台灣的決心」。

2024年1月30日

大陸民航局公布,2月1日起,M503航路由北向南不再偏西飛航,並將啟用W122、W123銜接航路由西向東飛行。

2024年2月8日

交通部觀光署宣布,由於大陸迄今未就陸客旅行團來台進行安排,日前又片面宣布改變M503航路運行方式,即日起停止招攬前往中國大陸旅行團。

2024年2月14日

大陸一艘「三無快艇」(無船名、無船舶證書、無船籍港登記)14日因越界闖入金門海域,遭我方海巡署追緝翻覆釀兩死,引發一系列紛爭。

資料來源:本報資料庫 整理:賴瑩綺

破冰新契機

政冷經熱 兩岸合作民間先行

中美對峙下,兩岸政治互動跌入冰點,短期難改善,但各領域互動仍持續進行,一項發展中的新趨勢是:官方或白手套單位難以發揮功能,各式各樣民間自發性對口組織於是站上了第一線。此一民間先行的方式,雖是兩岸關係倒退的象徵,各界仍對其緩和關係並創造破冰新契機有所期待 … 詳全文

川普恐重返

美大選在即 中美關係充滿變數

2024年是美國大選年,現任總統拜登力拚連任,前總統川普捲土重來。美國大選進入白熱化階段,候選人將端出對中政策新菜,中美關係也因此充滿變數。科技戰毫無疑問是G2較勁的最重要領域,美國逐步加大對中國出口先進晶片的圍堵,28奈米預料成為美方劃定晶片技術領域的紅線 … 詳全文

2030年預期美國提高對中關稅後的採購變化

中美雙邊角力 延燒成全球議題

中美經貿競合關係是大陸「兩會」重要討論議題之一。儘管舊金山「習拜會」使中美緊張關係降溫,在歐盟「降風險」主張下,「脫鉤」風險也逐漸消停。然而中美貿易戰到科技戰延燒多年,全球化的反思意識,促成區域局勢和國際組織逐漸形成新秩序,G2競合已從雙邊延伸至全球議題 … 詳全文

中美在台海議題上各自堅守立場。圖/freepik

觀點台灣夾縫求生 應與對岸復談

今年大陸對台工作會議在兩會前召開,大陸對台「二把手」、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在賴清德當選後重申既有的對台政策基調,大陸全國兩會會議預計闡述的政策不會偏離太多。與此同時,賴清德也宣示將延續前朝路線,意味兩岸或難脫離當前僵持狀態。

值得注意的是,中美在11月中美領導人會晤後,關係明顯緩和,後續進展是否會影響美國對台政策,成為美中台三邊關係的變數之一,台灣必須審慎因應、亦步亦趨,才有機會繼續在中美兩強「夾縫中生存」 … 詳全文

經濟新風向

大陸經濟保五戰開打

先前大陸官方公布2023年的GDP增速為5.2%,反映宏觀經濟正穩步復甦。多家機構認為,2024年官方訂出的GDP增長目標會和去年一樣,「維持在5%左右」,之所以未能向上提升,主要是房市下滑問題短期無法結束、民營企業經營壓力沉重,加上消費疲弱拖累經濟增長,及外需復甦具有不確定性等,因此增長目標較顯保守。

另有專家指出,剛公布的31個省份的數據中,共有17個未能達成2023年GDP增長目標,部分債務沉重或飽受房地產下滑壓力的省市,不得不下調今年增長目標,從而也拖累全年宏觀經濟的表現。

各機構預測今年大陸經濟增長概況(%)

大陸GDP增長預估(%)

資料來源:路透、中時全球電子資料庫 整理:黃欣

其他經濟數據方面,瑞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認為,官方持續推出穩經濟、穩房市的政策收效,未來幾個月大陸有望逐漸回穩。接下來財政政策仍有加碼空間,但力度相對去年將較為溫和。她預計,今年大陸會將財政赤字率設定在3.5%~3.8%,仍高於去年目標的3%。也會提高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新增限額,並繼續發行新一批地方政府特殊再融資債券。

2024年經濟數據目標預測

經濟目標 2024年(估) 2023年
GDP年增率 4.5%∼5%左右 5%左右
失業率 5.5%左右 5.5%左右
消費者物價指數 3%左右 3%左右
赤字率 3.5%∼3.8% 3%
地方政府專項債券 4兆元人民幣 3.8兆元人民幣
資料來源:路透、BBC中文網 整理:黃欣

值得注意的是,外界關注的經濟對策部分,目前最期待官方針對近年崛起的外貿「新三樣」:電動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繼續端出政策牛肉,維繫讓去年以來的增長動能。大陸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新三樣」合計出口首次突破人民幣兆元,較2022年增長29.9%,高於整體出口增速29.3個百分點,成為推動外貿的主力,今年有望看到更多的扶持政策。 閱讀全文

搶救弱復甦

貨幣政策穩中偏鬆 降準降息有空間

面對全球經濟復甦不穩、地緣政經衝突加劇,大陸2023年經濟增長5.2%,完成年度增長目標殊為不易。專家指出,整體環境處於「弱復甦」為今年經濟的一大考驗,財政政策需繼續加碼,貨幣政策「宜鬆不宜緊」 … 詳全文

國家隊做多

穩房市、引外資 錦囊妙計刺激經濟

近年來大陸房市陷入低迷,隨著恒大集團等知名地產商爆雷,產業風險逐漸積壓。儘管大陸從中央到地方推出不少穩房市措施,但2024年警報仍未解除。多地稍早召開兩會,從其對房地產工作的部署,反映出房地產仍是經濟政策焦點 … 詳全文

新質生產力 經濟復甦新引擎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1月底的政治局集體學習中指出,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進一步說,「新質生產力」就是要放棄房地產產業鏈作為經濟引擎的地位,試圖以科技創新作為新經濟成長動能。

2023年8月底,華為無預警發表5G旗艦手機Mate 60 Pro,全球半導體業為之震撼。在美國聯手日荷盟友實施的晶片圍堵下,這款橫空出世的新手機,被視為中國技術的復興象徵。近期北京、重慶、廣東多地政府工作報告陸續出爐,「新質生產力」成為熱門詞彙,重點在於破解人工智慧、積體電路等領域「卡脖子」問題 … 詳全文

大陸正全力推進電動車、低軌衛星、航天領域發展,若台廠可以做好控管,把資本架構切乾淨,分頭供給中美,仍有商機可圖。圖/新華社

觀點大陸經濟轉型期 台商有利可圖

多年來,從台商投資大陸的脈絡來看,除了世界經濟潮流,也與大陸內部經濟形勢變化有莫大關係。台商除了不斷調整經營策略,並逐步深耕市場、融入當地供應鏈體系。如今全球政經形勢丕變,大陸經濟也在高速奔馳30年後面臨轉型壓力,財經政策在「兩會」進一步明朗之後,接下來台商如何拿捏大陸經濟轉變期的機遇與定位,將是今後競爭的關鍵 … 詳全文

返回頁首